“长江万里白如练,淮山数点青如淀。
江帆几片疾如箭,山泉千尺飞如电。
晚云都变露,新月初学扇。
塞鸿一字来如线。”
徐二公子高声的念出自己的诗句。
台下的人听了之后,纷纷叫好。
“画面有面有点有线有片,有青有白,有静物有动态,远近高下,相得益彰,诚可谓尺幅千里。”
“一连铺排了长江、淮山、帆、泉、云、月、大雁七种景物,每一种都加意出色,有着鲜明、充实的形象。”
“独特的视觉角度,按照由远及近、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,勾画了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动态秋景图。”
听着台下的人对于自己的赞美,徐二公子看着穆七,挑了挑眉,充满挑衅的看着他。
穆七对着徐二公子翻了一个白眼。
拿着自己的诗,念道,“苏幕遮
碧云天,黄叶地。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山映斜阳天接水。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
黯乡魂,追旅思。夜夜除非,好梦留人睡。明月楼高休独倚。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”
穆七念完之后,四周变的静悄悄的,没有一点声音发出,只有远处的喧闹声隐隐约约的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。
看着眼前的景象,徐二公子嘴角露出奸笑,这次定叫你丢进脸面。
不知静默了多久,突然有个声音大喊道,“好,好一个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”
声音无比激动。
然后穆七就看到一个六旬的老人向着自己狂奔而来,眼神热切。
“周先生。”在看到老人的一刹那,在场的所有人在心里下意识的说道。
周先生是石涧府有名的大儒,年轻时曾经做过太子太傅,后来忍受不了官场的浊气,便辞官回乡,办起了学堂,石涧府很多有名的人士都是周先生的学生,后因为年事已高,周先生每年只收几个关门门生,但是周先生在石涧府的威望也还是很高的。
看到周先生,原本场下静默的人群一下子炸开了锅,纷纷交头接耳,道,
“从大处落笔,浓墨重彩,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、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,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飒之气。”
“天、地、山、水通过斜阳、芳草组接在一起,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。”
“湛碧的高天、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,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,境界辽远、高广,构成一幅极为辽阔而多彩的秋色图。”
“意境非凡啊,意境非凡。”有人连续说了两遍。
“小兄弟,快,快把你的诗再给我看看。”周先生跑到穆七的身边,气都来不及喘的说道,不等穆七回答,周先生就从穆七的手里将诗抢了过来。
然后念道,“碧云天,黄叶地。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山映斜阳天接水。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
黯乡魂,追旅思。夜夜除非,好梦留人睡。明月楼高休独倚。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”
“好诗啊好诗,这是老朽生平见过的最好的诗了。”
说着看向台下问道,“各位以为如何。”
台下的人纷纷点头,表示赞同。
周先生
第三十一章请受老夫一拜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