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隆元年(960年)五月,赵匡胤下令,由昭化军节度使慕容延钊,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共为先锋合力消灭李筠,同时为了保证一击必杀的效果,还派了石守信,高怀德等一批赫赫战将前去支援。
这个阵势可谓空前强大。事后证明,赵匡胤还是高估了李筠的能力。
李筠的野心很大,可能力确实不咋地。在这些久经战场的战将面前,李筠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,只能龟缩在泽州,不敢再挪动一步。
可石守信,高怀德不管这些。既然你躲着不敢出来,那我们就逼你出来。
泽州虽说是座较坚固的城池,可它毕竟不是要塞,也无险可守,只依靠城池本身的防御是挡不住宋军的猛烈攻击的。在坚持了一个月后,李筠抵挡不住,自焚而亡。宋军顺利攻克泽州。
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小环节,就是北汉。北汉皇帝虽说亲自带人到泽州,可却是出工不出力,他对捡便宜一向都是很积极的,可要是到了关键时刻就掉链子,指望不上的。眼看着李筠挨打,风向不利,他瞬间发挥风向标的作用,直接带着人马逃回了老巢。当然,这是跑的快的,跑的慢的就没有这个福气了。比如北汉派来的监军卢赞、节度使范守图,丞相卫融等人,在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,被宋军给捆绑了起来,几个人直接手牵手肩并肩坐起了牢车,吃上了牢饭。
这还是特殊待遇的,对那些普通的北汉士兵(投降的除外),宋军充分发挥管杀不管埋的优良作风,直截了当的给抹了脖子。
纵观北汉的历史,从缔造者刘崇到终结者刘继元,在这短短的二十九年中,北汉一直在扮演着逃跑者和小丑的角色。当然,这也绝非最后一次。
除掉李筠最大的效果就是杀鸡儆猴,使其他地方的节度使不敢再肆意妄动,而赵匡胤趁着这个大好形势,派人一一去地方上收取兵权,同时设立了监军这个职务。赵匡胤虽然兵不血刃的夺取了后周的政权,但是当时地方上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都还处在观望之中,其中心怀异志的也不在少数。李筠只是其中的一个刺头,并没有太大的实力,加上赵匡胤早有准备,李筠造反被镇压的结果可想而知。
李筠在北方折腾的的时候,南方也有一个人在发动叛乱,此人就是淮南节度使李重进。
如果说李筠是一个小跟班,那么李重进就可以算是真正老板级别的人物。
说起来,李重进算是咱们的老熟人了,在前面的时候也曾经露过脸,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以配角的角色出场的。虽然出镜率不高,但好歹也是正面人物。但这一次,不知道是为了抢镜还是心中不服,总之,他想演主角。
历史是最好的导演。对于这样一个手握重权,一心要出名、想当主角的人,老天爷本着众生平等的原则,给了李重进一次登台的机会。
李重进也不是一般的人,他是开国皇帝郭威的妹夫,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皇亲。只不过他这个皇亲混的惨了点,从柴荣到赵匡胤,以前的同事都摇身一变成为皇帝,而他却依旧还在原地踏步。
所以他很不甘心。
(本章完)
第29章 风起云涌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