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可追、追不上[2/2页]

红楼之开国篇 雁九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bsp;   十一月二十九,霍宝到了童兵营,就是为了两件事。
      军校第一批训导生名单,与童兵战兵中军指挥人选的敲定。
      之前要成立火器营,抽调了霍豹过去,中军指挥人选出缺。
      霍宝就派了石三与邬远两人暂任副指挥,前往镇江助战与征兵。
      如今一个多月过去,镇江征兵事完了,石三与邬远带了人马回来复命。
      从征兵人数、带兵成效、辅佐攻城三项评分,石三略胜一筹。
      霍豹出缺的战兵中军指挥,就正式归了石三。
      饶是心中早有准备,可石三从霍宝手中接下令牌时,也是红了眼圈。
      众人都望向邬远。
      两人要是成绩相差太远还好说,就差这么一些能服气?
      一时之间,大家不好恭贺石三,倒是一片安静。
      只有朱强,与石三关系最好,不禁喜形于色。
      宋谦之与邬远同出滁州,又曾经同为霍宝伴读,有几分情分,不由暗暗为邬远可惜。
      只差一步,邬远就能进一步,自领一部。
      邬远却是真心服气。
      不说之前援战冯和尚攻打镇江时两人各有出彩,征兵时也都仔细周全,就说平素里言行,石三也是稳重许多。
      半大少年,两人之前也有私交,他知晓石三家在曲阿县城外。
      这次征兵,两人商量着划分地盘时,邬远提出将曲阿划给石三,想着就是让他能顺路探亲。
      衣锦还乡,会是多得意之事。
      石三却是只派了人手去曲阿,自己亲自去了镇江另外一个县。
      两人在镇江一个多月,石三都没有离开军营。
      一直到征兵事情完了,两人要开拔回金陵,石三才带了一百亲兵,连夜回去探望家人。
      先公后私,不外如是。
      至于带了一百亲兵,也不是故意讲排场什么的,而是滁州军的军规制定。
      将领出行,安全为要,否则就是违反军规。
      霍宝早得了消息,亦觉得欣慰。
      之前打发石三、邬远去镇江,而不是留在金陵或者太平府,就是想要考核两人独立带兵能力。
      邬远骁勇,石三活络,两人各有长短。
      可石三这半年的成长也是肉眼可见。
      稳重、有责任,已经是名将苗子。
      “侯晓明、仇威、李远、朱强、石三听令!”
      霍宝看着几人道。
      众人齐声道:“尊令!”
      “三十去太尉府旁的军校报道,腊月初一开始上课!”
      “……”
      众人都愣住。
      刚到金陵时,童军头目集中上了一段课,后来各自任务出来,课程就终结了。
      怎么又上课?
      李远消息最是灵通,心下一动:“宝爷,是军校?”
      霍宝点点头道:“对,滁州军校第一届训导生!”
      李远面上带了惊喜。
      之前就听说在滁州军中遴选学员,没想到还有童军的份。
      朱强也听到过些消息,却是欲哭无泪,小声道:“宝爷,不是众将中遴选么?属下……属下……”
      他之前得了消息,他老爹朱都尉,也是这批学员之一。
      “除了战将班,还有参谋班、后勤班……前一个月集中上课,后一个月分班上课!”
      朱强苦笑,并不觉得安慰。
      他爹如今挂着庐州都尉,是武官的位置,可也是精通后勤,不用说肯定也是后勤班了。
      本来就是学渣,又是父子同班,不敢想。
      “那宝爷呢?也上训导班吗?”
      侯晓明关注的只有这一条。
      霍宝点点头,带了几分轻快道:“嗯,上!”
      这个没有等他主动提,林先生就跟霍五说了。
      滁州军成立这军校,是熟悉将领、培养人才的,按照计划腊月初一开班,正月三十结束。
      除了过年前后休息十日,总共是五十日。
      霍宝不可错过。
      同去府学相比,自然是军校更重要。
      只是也不可太重武轻文,否则士绅不好归心。
      府学还是要去,可以军校出来再去府学。
      侯晓明听了霍宝的回答,眉目都舒展开了。
      石三与仇威对视一眼,两人也带了雀跃。
      霍宝又望向其他人道:“你们也不用着急,这是第一期,以后还会有第二、第三期……”
      眼前都是少年,大家还没有多少功利之心,却也知晓第二期、第三期肯定与第一期不同。
      第一期,有宝爷。
      邬远之前失了指挥之位,都神色不变,眼下终于带了几分黯然。
      宋谦之更是看看邬远,又看着李远,神色莫名。
      当时在滁州刚进童兵营时,霍宝想要让他做李远的副手。
      李远只是开蒙过,跟其他少年比起来是读书人,可跟宋谦之比起来则只算是蒙童。
      宋谦之才是童军中真正的读书人。
      宋谦之当时却是被滁州军的杀戮刺激,一心从武。
      结果他从小兵做起,真正见识了战争,在生死面前还是畏惧了。
      如今几个月过去,他与李远天差地别,与邬远也差了一等。
      日后大家真正分了上下,追不上,不可追。

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可追、追不上[2/2页]